目录 400-6969-110

深改案例:机场集团整合大变革


壹|深改展望

 

  实践表明,国有企业改革是探索渐进的过程,国有企业发展是调整上升的过程,改革与发展二者相辅相成,改革促进发展,发展保障改革。无论是要改革,还是谋划发展,都须得先弄清楚所处现状及发展趋势,方能找准目标和方向。

  十九大虽指明了国资国企改革的发展方向,但就具体如何实现这些目标、未来的趋势怎样?这些问题仍需要进一步探索。因此,对于正处在涉深水区、啃硬骨头的国企国资改革而言,未来,国资国企改革如何改?改向何处?这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总体上看,我国国有企业未来10年,将呈现六大趋势。

  1、企业规模化。随着市场的激烈竞争,大量中小企业将退出市场,行业将不断重新洗牌,市场集中度必将日益提高。国有企业也不例外,正呈规模化集团化趋势,国有中小企业要么退出市场,要么被重组。再往后,国有大集团企业数只会越来越少,每户国企的平均资产规模将会越来越大,真正的国有企业特大型集团可能不会超过1000家。

  2、产业高端化。我国产业已进入转型升级期,产业正从劳务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从重重化产业向重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产业结构正从重二产向二、三产并重转变。

  3、股权多元化。推行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与市场接轨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变经营机制,激发企业活力,提高市场化水平,必须实行产权多元化,实行国企与国企、国企与民企、国企与外企等各种混合所有制。

  只有实行产权多元化,才能摆脱行政干预和内部人控制,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使企业遵循经济规律、市场规则运作。需注意的是,商业竞争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产权制度改革中,还要探索骨干员工持股有效途径,使之与企业成为利益共同体,真正建立起长效的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

  4、资本证券化。上市公司具有放大资本价值、易于股权融资、资本杠杆率高、法人治理完善、市场化程度高、信息公开、监管透明等特点,是实现资本证券化的主要途径。国有企业通过上市进入资本市场,可以持续募集低成本发展资金,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保值增值。

  此外,上市还可促进国有企业通过市场化机制搞活企业,同时整合技术、人才、市场等资源,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5、机制市场化。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国有企业新机制,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6、经营国际化。经济全球化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流。在产能过剩、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党中央高瞻远瞩,提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空间。国有企业已经走在前头,甘当先锋,积极开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接合作,逐步走向发达国家,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全方位开放水平。

 

二、把握总体趋势还不够,还需要可落实、可操作的具体方法为指导。

  1、集团管控是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重要的抓手。无论是基金运作、并购、战略性重组、混改,还是新组建的“两类公司”,都离不开集团管控。集团企业管理的中心问题就是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集团管控体系,否则就谈不上真正的管理。

  2、资本运作能力越来越关键。一方面,围绕管资本为主加快转变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的大方向已经明朗,国资国企改革获得了新的强大推动力,诸如基金运作、投资管理体系、混改、国资投资运营平台的发展,使得资本运作能力日益关键;另一方面,资本运作的六个层次分别是资产运作、投资组合、内涵式资本运作、外延式资本运作、产融结合和市值管理,随着资本证劵化的推进,未来要加强集团对上市公司的管控能力,既要上市公司市场化运作、灵活、有竞争力,又要在集团可管控的范围防止国资流失。

  3、大力推进混合所有制。建设生态链,一个省有40-50个国有控制的生态链即可,剩下民营控制的不计其数。总的来说,应该形成国有控核心、控关键、把住关键壁垒,其他环节应该开放,国企应该让民营企业充分参与,国有企业应该是把社会建设得更强大、更美好,并进行创新投资,把创新变成商品。

  国有企业不善于放大,不善于最后一公里经营,不善于做商品化经营,不善于进行和消费者的深入沟通;但国有企业善于长时间坚守、前瞻、强行攻击壁垒,善于响应国家政策,并得到国家原创性和带有国家安全特征的数据的分享,这是民营企业做不到的。

  整个中国经济分为政府、国企、民企三层蛋糕,国企一方面是安全、行政、非市场化,另一方面是低安全度、低行政化、趋近市场化,等同于一个过渡带,“政府是白,民营是黑,国企是灰”,这种功能需要牢记。

  4、国有企业的控制力、活力、抗风险能力怎么建设。与民企相比,国企更侧重于布局能力,而不是活力和竞争力。国企从体制机制上就不是市场化,而且要为“五位一体”服务,怎么可能围绕着市场决策呢?过去要求国企既要百分之百国资,又要负社会责任,还要社会回报最大化,这不可能的。

  国企的布局能力是一个全新责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的子公司孙公司的市场化运作。理论上,子公司孙公司下一步都将进行混改,非国计民生的、非国家安全的、非政府非公不可的,也将进行混改。

  5、在国企和民营里强化党建。将党建与建设强大社会、经济建设结合在一起,让党组织广泛存在,让党组织的声音、建设强大社会的声音在各类经济体中都有表达,形成国企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民企党员代表正义的声音的生动局面。

  以上既是国资国企改革的初步展望,在新时代下,国有企业越发达,民营企业越有希望;国有企业越创新,民营企业发展越好,社会越强大。

 

贰|机场集团整合大变革

 

一、机场——熟悉又陌生的复合功能体

  这几年国内航空产业高速发展,乘坐飞机旅行不再是高端人士的专利,普通老百姓也会经常乘坐飞机旅行,这样一来,机场就成为各阶层人士都熟悉的交通场站。但是机场又是如此陌生,它不仅是交通枢纽,更是成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乃至本身就是特殊的城市。

  未来的机场,是肩负城市部分或所有功能的复合功能体,其功能要与城市功能高度融合、高度交织、高度贯通,将涉及公安、消防、海关、工商、医疗、防疫、国安、反恐、交通、物流、商业、贸易、金融、民政、自贸、电商等等领域。随着机场的发展,我们将越来越难以描述机场的边界在哪。

  (一)航空公司的运营场所

  航空公司的乘务、地勤、养护维修、零件配备都在机场完成。航空公司会选择不同城市的机场成立基地,需要机场有条件承载复杂的基地功能运作。

  (二)航空客货流功能集中地

  机场需要围绕客流打造交通配套,包括航站楼、值机、安检、廊桥、摆渡及其他服务设施。机场需要围绕货流打造现代化高效货运体系,包括安检、包装、仓储、分拨等功能设施。专用的物流机场比之客货混用机场具有更高效、便捷及产业对接优势突出等特点。同时,机场往往延伸出酒店、商业、广告、货代、旅游等业务,少数还会发展出房地产、金融、会展等业务。

  (三)航空功能与城市管理功能集中地

  更多机场将具备海关、检疫、公安、消防等城市管理功能。对外机场是特殊的海关门户,发挥着进出境人员流动管理、治安防范保障管理等功能,是城市管理功能的延伸和集结。如此一来,机场的便捷性就尤为重要,高效而友好的管理功能集中,将进一步支撑国际枢纽机场的打造与建设。比如新加坡樟宜机场、迪拜国际机场,后者除了有腹地支撑外,还是世界最大的免税店。

  (四)城市服务功能及产业功能集中地

  城市的交通、商业等会慢慢集中到机场,使之成为城市的交通中心、商务中心、会展中心、科创中心、服务中心。机场附近还能发展临空加工区、保税区、科创区、物流区等区域经济,成为高价值、低保值商品的最佳加工制造区域。产业集中还能让机场成为最便于产业转移的地方,其飞地效应使其对周边物流线路不那么挑剔。例如虹桥枢纽将航空、轻轨、高速公路、空港、会展区、商务区、文创区、科创区集中在一起。

  (五)城市发展功能及科技功能集中地

  机场离主城区1小时以内都是小城市,机场与城区之间的开发就有了价值,机场附近的临空经济区也就出现了。机场的修建能推动城市扩张,让城市在长大中变富、变美、变高科技,并带动各项城市功能进步。自贸区最大的功能就是吸引高级服务贸易、医疗、文化、金融、通讯等高端科技企业进入。而机场恰恰是天然的自贸区,而且理论上机场是海关,只要货物不出机场围栏,就算作保税区内作业。

  (六)港、城、产、科、贸的集中地

  随着自贸区功能的进一步发挥,“天然自贸区”——机场的功能集中,某些城市或地区的机场将出现“一市两场、一市多场”情况。“一市两场、一市多场”除缓解交通拥堵,还能容纳更多国际、国内的高端企业入驻,容纳更多航线、航班、航空公司,提供更好的航空运营环境,更有效拉动周边经济。例如北京是国内一市两场代表案例,上海是国内一市多场代表案例。

  (七)干支连接与产业贯通

  干支机场结合,能让飞地成为区域内的自然经济。所有在省会城市做开发区的企业都有意在干线、支线机场旁边建设一个飞地,将省城开发区的优惠条件延伸到支线机场,又能享受支线机场旁边的土地、税收、转移支付的优惠。打通机场干支线,可以形成区域内的利益同盟,是对经开区最好的集结和推动,同时对区域内旅游、商业、酒店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八)机场对城市功能转型升级的支持

  在县域通航机场培养特色小镇,在支线机场培育产业园,在干线机场培育临空经济自贸区,将显著推进多层次产业发展。机场将在物理功能上延伸出产业功能,就会出现通航机场旁的特色小镇、干线机场旁边的自贸区和经开区等多维度、多线条的产业,如此一来机场就成为所在省份的产业之翼。虽然临空经济区还在探索中,但它一定是基金小镇、公共实验室、私立大学、双创园区、商品交易所、自贸区、物流区、产业园、体验经济区的集结。未来,机场的物理功能、客货流功能、城市节点功能将上升为产业、产城、转型等功能

  (九)社交网络与联盟功能的支撑

  机场未来将成为社交与联盟中心,将是超级社交网络。在机场贵宾服务区、VIP集中功能、常旅客培养功能上,机场将实现延伸服务功能、信息汇聚交互功能;干支连接到一个更高的高度之后,省会机场将发挥朋友圈功能,支线机场将发挥深度经营功能。

  (十)发挥区域经济深耕与拓展平台功能

  机场的拓展平台功能与区域经济深耕,将使机场成为外地客商深度挖掘本地资源的通道,也是本地资源借助支线机场走向干线机场、走向全国、全世界的横向拓展平台,实现纵向深挖、横向拓展的广域服务功能。把自身由客货流、资金流处置功能升格为信息流、商流、数据流的集成,把对时间高度敏感的产业、金融、科技因素网罗在机场及其延伸业务形态中。这样机场对各种交通设施、产业设施、科技设施、发展元素的整合就是应有之义了。

  最后,未来机场将由最初的物理设施,逐步与城市、与时代、与科技融合,在空中与其他机场、地域无缝连接;与其他园区、港口或功能设施、金融中心形成完全不同的功能优势;使对时间敏感的功能向机场集结,将所有高时间敏感性的商业功能、金融功能、投资功能、产业功能的主动性化为己有,并逐渐以机场功能驾驭其他功能。

 

二、机场集团整合回顾及重大意义

  中国机场资源整合历经二十年,期间,首都机场集团,西部机场集团、云南机场集团,河南机场集团,浙江机场集团,山东机场集团,江苏机场集团先后根据“资源联合重组、产业融合发展、国资区域整合”等出发点完成或准备完成整合。我们认为,这七个机场集团的整合案例最能代表国内省级机场资源整合的发展情况。

  (一)首都机场集团

  2002年,首都机场集团围绕京津两大机场实现联合与优势互补、加速构建立体化交通运输网络、促进京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等目标展开整合。随着集团的不断发展,旗下已拥有北京、天津、江西、吉林等8省(直辖市、自治区)所辖干支机场20多个,虽然近年来贵州、湖北、河北、重庆机场集团纷纷划归当地省份,但首都机场仍是我国最大的机场集团。随着民航局出台《关于推进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的意见》,首都机场集团要肩负全面提升京津冀地区航空保障能力和运输服务水平,全力推动京津冀民航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到2019年将以京津冀民航“三市四场”为主,构建“引领国际一流、彰显中国特色”的世界级、综合性、复合型枢纽机场群。

  首都机场集团是我国整合最早、规模最大的机场集团,其整合工作带有标志性、特殊性:

  1、有利于我国打造第一个世界级机场群,使机场网络成为相关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其航线网络是区域内国民经济融入全国、全球的“空中通道”,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价值。机场群发挥协同发展的集群优势,合理定位、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为完善城市群形态、优化生产力布局和空间结构发挥了巨大作用,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全方位对外开放作出重大贡献。

  2、有利于京津冀民航协同的落实,首都机场集团从区域内整体的航空产业组织、航空产业技术、航空产业贸易等方面构建京津冀民航运输产业与空港经济体系,发挥机场群在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实现了体系内机场的差异化定位与发展,为特定的顾客提供特定的航空运输服务:石家庄机场借助低成本航空公司和空铁联运的优势,将北京的旅客吸引到石家庄机场,打造低成本航空旅游的特定市场;天津机场拓展国内中转航线、周边国际旅游航线、货运物流等特定市场,改变以往“北京吃不了、天津吃不饱、河北吃不着”的不平衡局面。

  4、加快形成以机场为核心的综合交通枢纽与其它运输方式的高效、低成本衔接,一方面提高客货集散效率,另一方面丰富运输服务产品种类。例如,加快北京综合航空枢纽的建设可以提高其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天津与石家庄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为旅客提供更丰富的出行产品。

  5、首都机场集团的广域布局整合,高屋建瓴和大格局前瞻的占据多省市机场资源,组成了跨省市、跨区域的国内机场网络布局,使其获得先发优势,同时充分利用首都机场国内核心枢纽的优势,运用机场相关产业跨地区横向整合模式,以及多级机场、多层次、多区域、多形态联动,使得首都机场集团获得了立体组合的整体优势。

  6、充分利用时间差效应与协同效应,通过长线培育产业集群以及长期持有优质资产等优势,待资产价值大幅升值及各省注意到机场价值并开展回购时,实现价值释放。利用多机场及附属产业之间的衍生及协同效应,赚取后发企业难以望其项背的结构效益。

  (二)西部机场集团

  2006年7月西部机场集团挂牌,开创了民航机场“枢纽+支线网络”区域航空发展新模式。西部机场集团还提出“机场资源整合不是核心机场吃掉支线机场,而是通过联合重组、一体发展、资源统筹等方式,实现西部机场的集团化管理和集团化发展”的整合理念。目前西部机场集团已形成“咸阳、银川、西宁三个干线机场为核心,连带陕、甘、宁、青四省区14个支线机场”这一涵盖整个西部的机场群。针对“一路一带”和陕西自贸区战略,西部机场集团提出“架构新的丝绸之路,促进西部空港大发展”的发展目标,明确“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航空市场为主战场,以安全服务为两翼,以效益为中心,以企业文化为支撑,促进集团公司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确立“两谋”原则和“五个统一”方针,提出“为员工创造事业,为客户创造满意,为所有者创造财富,为社会创造文明”核心价值观。

  西部机场集团的整合打造出西部经济发展新引擎,推动西部迎接旅游、商贸、物流等大消费和服务时代到来,催生出具有西部特点的新型商业形态与产业发展态势:

  1、有利于加强西部机场间协同,发挥西安咸阳机场为主,银川、西宁机场为两翼的“一主两翼”引领带动作用,以干线带支线、支线促干线,打造“1+3+N”民用机场格局;通过完善服务功能,有效聚集资本、技术、信息、管理等高价值资源,做大做强机场主业,强化集团产业承载力、资源吸附力、价值创造力。

  2、有利于将西安咸阳机场打造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枢纽与国家西部门户”,带动西安、陕西乃至整个西部在国家对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的提升,通过建设以航空为核心的综合交通枢纽,推动西部发展若干个国际大都市和周边都市圈的建设。

  3、有利于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与西部贸易口岸的发展,通过银川机场建设成为“中阿交流合作的门户枢纽”,西宁机场建设成为“青藏高原区域中心枢纽”等方式,服务西部对外开放,缩小东西部差距,扭转西北传统产业结构越来越难以适应“新常态”的困境,让西北部区域能够更好地迎接“黄金机遇期”。

  4、有利于通过航空运输、物流等联动,挖掘西部旅游、商贸资源价值,运用空中1小时交通圈贯通分散的旅游、人文景点;打造“中国的孟菲斯”,建立以西安为中心的航空物流网络,吸引京东集团全球物流供应链总部落户西部,深化与圆通等物流企业的战略合作,打造以航空运输为核心的西部物流生态圈、朋友圈。

  (三)云南机场集团

  成立于2004年4月的云南机场集团,以昆明机场为核心带动周边小机场,以实现全省民航业的发展。云南机场集团针对云南省复杂地理环境严重阻碍公路、铁路等地面交通发展的实际,加快建设省内各级机场规划与建设,形成以昆明长水机场为中心,涵盖12个支线机场(“十三五”期间要扩展到20个)的现代航空交通网络。进入“十三五”,云南机场集团紧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的国家战略机遇期,把握云南“五网”建设的发展新动力,围绕“一条主线、两个目标、三大任务、四项突破、五大支撑”发展思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昆明机场门户枢纽建设,打造特色融合的机场集群平台。

  云南机场集团的整合,充分发挥特定条件下航空交通优势,通过产业融合与国家门户枢纽机场建设,以“民航强省”为动力推动区域内整体经济与产业的发展:

  1、有利于云南省交通网络的改善与拓展,在云南,航空交通相对地面交通有着天然的优势。省内机场群的构建,将极大缓解云南省公路、铁路交通网络密度不足、结构覆盖不合理等问题;航空交通是连接国内外长途旅行与中转的最佳途径,云南机场集团拓展中远程国际航线,开辟澳洲、北美洲及非洲航线,形成“东进西出、西出东进”的双枢纽航线网络布局。

  2、有利于机场产业的升级与延伸,通过成立七彩云南通用航空,充分发挥下属机场群的资源优势,以发展通用航空短途运输为主,成为公共运输航空的有效补充,在提高云南机场集团支线机场利用率的同时,通过航线的开发为企业探寻产业组合与延伸之路。

  3、有利于云南省产业融合,通过完善省内、优化国内、拓展国际三个层级航空网络,将形成精品旅游航空网络,实现南亚东南亚首都和主要旅游城市航线全覆盖;适时发展通用航空旅游,积极开发空中观光、空中航拍等低空观光旅游产品,挖掘省内旅游资源,提升中小支线机场的产业能力,加快打造覆盖云南、多层次、多样式的航空观光旅游产品。

  4、有利于省级航空产业投资平台建设,“十三五”期间,云南机场集团将以机场流量、平台、品牌、土地等资源为基础,着力提升价值创造能力,把集团建设成以机场运营为基础,多产业协调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和价值创造能力的产业投资集团。

  5、云南机场集团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枢纽机场,外接若干国际航线,国内航线,驻场若干航空公司,发挥自身南亚东南亚之心的作用,形成国际级中转枢纽、货运枢纽、商务枢纽,辅之以区域金融中心、商品交易中心、科创中心乃至云南崛起并推进中国—东盟一体化的应有之义。

  (四)浙江机场集团

  2017年7月,浙江省明确“将以杭州萧山机场为核心,通过兼并重组整合现有浙江省九个运输机场”,通过增资扩股形式整合宁波、温州、舟山机场,参与嘉兴机场建设,通过管理输出托管义乌、衢州、台州3个军民合用机场和新建的丽水机场,目标是搭建省级航空大平台,实现“高效率机场网络、高层次临空经济、高水平通航产业、高质量保值增值,加快打造国际航空枢纽,加快发展航空产业、航空经济”的“四高两快”发展规划。

  浙江机场集团整合将是近期国内省级机场资源乃至区域国资整合的最新动作,对于未来机场集团整合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有利于改变浙江省以往机场分散经营、多头管理、难以统筹、同质化竞争,不利于做大做强省内航空产业与空港经济的弊端,解决省内干线机场竞争能力不强、空域资源瓶颈制约、全省机场缺少协同发展、临空产业发展缓慢等问题,实现省内机场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相互联动、资源整合以及平台化运作的航空产业整体发展。

  2、有利于浙江对外开放和构建全省综合交通体系,通过将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打造为浙江、杭州湾区乃至长三角地区的核心机场,构建以国际化机场为核心的区域综合交通枢纽,提升杭州城市国际化水平与杭州都市圈的延伸,带动杭州湾区、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与崛起,并与省海港集团、省交通集团构成浙江省海陆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和运营的三大平台。

  3、有利于浙江航空产业的提升与转型,依托浙江省商贸、电子商务、装备制造、基础材料、地理信息等产业优势,抓住构建省内空中1小时交通圈、波音交付中心项目落户舟山等机遇,加快航空物流、关键零部件、新材料、关联电子发展等航空产业的升级与转型;加快杭州、宁波两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通过吸引高端服务、高端医疗、高端科研、高端制造等高科技因素与科技成型企业的进入,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中心、会展中心、科创中心等平台,加快航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产业化平台建设。

  4、浙江经济由杭州—嘉兴—湖州经济圈,宁波—台州—温州经济圈,金华—衢州—丽水经济圈构成,形态和经济圈特性差异较大。航空网的高效覆盖,能够促进各经济圈的融合与再构建,使高附加值产业、高科技依附性产业、高精密产业、轻薄短小产业尤其是电子、生物产业得到较好发展,将浙江赖以发展的经济上升为速度经济和高效经济。

 

叁|机场集团的未来功能与整合升级

 

  作为中国顶尖的“国资整合与国企改革”专家,华彩已经感受到了机场集团整合的升级方向——机场集团的整合将不再局限于航空产业自身的资源联合重组或产业融合发展,而将向带动全省国资区域整合,服务全省产业调整与升级等整体规划这一大目标转变,最终形成以全省航空网络为纽带的运输、物流、制造、商贸、信息等区域整体产业发展态势。因此,机场集团整合不但要做大做强航空产业和空港经济,打造升级航空产业的新增长点,更要通过航空产业引领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快全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产业的发展。

  借用华彩对于机场集团发展的理解:“将来机场集团可以真正的成为一个省或相当大区域内的经济发动机:与交投集团联合就可以把PPP项目的朋友圈坐实;与城投集团联合就可以把城市建设、新城改造、交通枢纽投资的朋友圈坐实;与金控集团联合就可以把当地产融结合的朋友圈坐实!机场集团是未来其他平台型集团联合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一个强势产业集团的标志。”

  为了顺应各省机场集团整合目标的转变,机场集团整合的重点自然也需要修正,即各省机场集团要改变以往局限于航空产业和空港经济的资源整合、网络整合、运营整合的范围,从服务、引领全省或区域经济发展、优化、转型升级为出发点,站在航空产业向其他经济产业进行战略拓展与延伸的高度,推动自身平台功能的多元化、多样化,形成集“航空运营、航空商贸、航空物流、资本运作、科学创新”五位一体的平台化企业。

 

一、航空运营平台

  站在区域资源整合与发展的高度,完善机场网络,发挥核心机场的枢纽带动作用,增进干支机场间的协同联动,构筑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定位明确、联动发展的机场网络。

  发展区域内的干支连接,形成区域内的经济贯通。以往支线机场多被认为是机场集团发展的包袱,但随着区域内经济的扩散式发展,支线机场可以将当地的旅游资源、物流资源、科创资源、商务资源等核心资源以航空为纽带实施整合。通过建设干、支机场“飞地”或基于机场的经开区联合体等方式,实现将核心城市开发区的优惠条件延伸到支线机场区域,又将支线机场旁边的土地、税收、转移支付的优惠延伸到干线机场区域,实现企业享受优惠的最大化、多样化。打通干、支机场才能进一步吸引航空公司在省内增开航线及设立机场基地。

  机场运营与城市发展功能相互促进。将机场与主城区的距离变成经济发展的潜力空间,通过机场的新建、扩建,及涵盖基金小镇、公共实验室、私立大学、双创园区、商品交易所、自贸区、物流区、产业园、体验经济区的临空经济区建设,引领城市的成长和城市功能的延伸,实现城市与产业的联动。

 

二、航空商业平台

  引入“超级航站楼”理念,打造多样化的商业主题,吸引更多旅客停留和专程前往。例如虹桥枢纽将航空、轻轨、高速公路、空港、会展区、商务区、科创区集中在一起;香港国际机场着重打造包括商业、零售、娱乐及住宿设施的机场综合商业中心。

  大力推动广告、贵宾、公务机、地服、信息、动力能源等非航业务。在规划机场的商业布局时要有高起点、高格调、高水准,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对于具备实力、信誉良好、品牌出众、产品有特色、连锁竞争力强的企业,要主动出击,洽谈入场。同时,对以往的贵宾、VIP服务进行延伸和升级,将机场打造为高端商务人员信息沟通交流的超级社交平台。

  围绕“互联网+”机场建设,搭建贯通线上线下的电子商务平台。进行“O2O”的商贸零售布局,通过设置旅客信息获取终端,构建集团大数据平台,强化数据分析挖掘能力,支持商贸及集团其它业务发展。

  探索向旅游会展业务延伸。积极获取区域内具有潜在价值的特色旅游资源,择机参与政府推动的重大旅游项目,与专业化的旅游经营企业联合进行景区开发运营,寻机参股区域内热点旅游景区。充分发挥机场的联结、集中功能,将城市服务功能及产业功能进行集中,形成以机场为中心的城市服务、交通、商业生态园,使机场周边逐渐成为城市的会展中心。

 

三、航空物流平台

  发展第三方专业物流运营平台。提供跨境电商和商贸业务定制化物流服务,探索具有空港产业特色的个性化供应链综合物流服务,延伸特种货物仓储运输、大客户门对门配送、机场自提货等增值服务,扩大机场货物流通品类和建立配套物流服务能力,大力发展涉及冷链物流、电子商务、航空货运代理及仓储配送服务的现代物流。

  发展国际物流平台。充分利用空港产业优势,在机场周边商贸物流重点区域内建设物流基地和物流园区,积极获取保税区(自贸区)内的保税仓、跨境电商物流仓储及分拨中心等高价值物流业务资源。完善货物及邮件仓储运输、国际国内单证管理、货物中转地面服务、报关转关等场内一体化物流服务,建立货物进出关的高效通道。

 

四、资本运作平台

  发展专业化融资平台。积极争取政策性资本支持(民航总局专项拨款及山东省配套拨款、国家专项建设基金),争取获得低息融资来源。积极推动资产证券化,通过重资产与低活力资产证券化、合资、大项目注入及上市公司注入等资产证券化手法实现存量资产盘活,撬动社会资本、国资改革、助推产业升级。积极引进战略合作者、民营企业,合理运用PPP模式为社会资本参与到民航机场投资、建设、经营与管理领域提供广阔空间。积极推动产业基金群的建设,通过不断吸纳社会资本,逐步放大资金杠杆,成倍放大资金效用。积极筹备金融牌照,为中远期探索股权信托融资、保险理赔等业务奠定基础。

  发展产业投资平台。围绕机场集团产业组合主线,形成战略型投资、财务型投资、种子型投资的动态投资组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投资并购具备深厚技术基础、在细分市场有突出实力与品牌影响力的机场相关企业,强化自身在管理能力或业务能力上的实力。依托航空货运网络,加强与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需求商的协同合作,形成特色优势产业的生产供应链和消费供应链,带动航空物流、总部经济、高端制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打造构建以航空物流为基础、航空关联产业为支撑的临空经济产业体系。

  发展资产交易平台。通过申请建立产权交易中心、收购投融资信息网站和PPP招投标平台,抢占资产交易先机,扩大资产交易的信息来源,提升资本运作平台的吸引力与竞争力。

 

五、科学创新平台

  发展产业创新平台。改革航空产业创新思维,强化与国内外优质创新资源的对接。例如波音公司交付中心在中国落户,加快航空新材料、新技术、新模式的创新发展。充分利用机场天然的自贸区优势,吸引一批高级服务贸易、医疗、文化、金融、通讯等具有科技要素、科技成型的高端公司进驻临空产业园区。

 

肆|未来机场集团整合的逻辑与路径

 

  各省机场集团作为省内重要的平台化企业,以航空产业与空港经济引领区域国资整合和区域经济发展,是未来机场集团整合的方向。同时,通过历年机场集团整合与对最新整合升级理解,华彩慎重指出,各省机场集团整合的逻辑与路径存在很大差异,必须依据各省的经济基础与突出问题,借鉴类似省份机场集团整合经验,寻找适宜的整合逻辑与路径。

 

一、利用机场功能与区位优势

  北京、上海、成都、西安、乌鲁木齐等一线城市或机场功能充裕的城市,可以利用自身区位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功能中心、金融中心、创新中心等核心优势,以抢占区域航空枢纽港或区域航空门户的地位为导向,探索机场集团高效、高端、多元、创新的整合路径,争取通过引入最新、最优、最强的国内外制造、科创、服务等产业单位,实现航空产业和空港经济的大升级,成为区域内经济的新增长点和整体产业结构优化的引擎。

 

、利用航空网络的密植效应

  云南、新疆、内蒙、青海、四川、河南等航空交通优势省市,可以利用航空网络的密植效应,以构建航空网络为核心的交通网络体系为导向,加大区域内航空交通相对公路、铁路、水路等地面交通的优势,达到航空产业与区域内旅游产业、物流产业、商贸产业以及城市发展的高度融合,最终带动区域内多个产业的联合发展与崛起。

 

三、利用交通综合枢纽地位

  深圳、成都、武汉、上海、厦门、青岛、宁波等多种交通汇集与大量人员流动的城市,可以利用交通形式多样化、交通换乘便捷化、交通需求长量化等区域优势,以构建机场为中心的综合交通枢纽为向导,提升交通枢纽与城市核心功能的互动,将交通枢纽打造为城市功能的补充与延伸。

 

四、利用机场功能建设与升级

  杭州、成都、西安、武汉等准一线城市,可以利用空港经济升级,在航空港区内构建跨境电商、先进医疗服务、自贸区、基金小镇、私立大学等高端产业区域,以航空港区产业经济升级为向导,带动城市区域的功能升级与创新,赋予城市更多、更新的功能发展空间,提升城市整体品牌与信誉地位。

 

五、利用航空产业高端产业优势

  山西、河南、江西、贵州等经济发展相对滞缓、产业结构相对低端、经济转型路径狭窄的地区,可以利用航空产业技术含量相对较高、新技术发展较快、产业通道效应明显等优势,以发展航空产业为向导,通过新建机场的固定资产投资,机场建设后的交通带动效应,以及机场周边的特色区域建设,抵消区位劣势,促进区域内的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

 

六、利用航空交通跨区域融合运作

  粤港澳湾区、杭州湾湾区、渤海湾湾区、陕甘宁青疆、川渝滇黔桂湘、东北亚等横跨多个省市、重要板块区域以及交通不发达区域,可以利用航空交通快捷、不太依赖地面建设、网络连接灵活方便的优势,以组建多省、多地、跨区域的机场融合运作为向导,构建大区域内的空中交通网络,促进大板块的经济产业一体化发展,形成区域内上下游产业链链接、各类资源充分利用、产业相互补充协同等经济发展态势。

 

七、利用航空产业整合放大作用

  上海、北京等最发达、最先进、最具优势的超大城市,可以利用机场社交平台打造、航空产业延伸以及空港区域扩大的优势,以航空综合输出为向导,将高端技术、高端理念、高端产业、高端资源、高端人员、高端信息等优势整合放大到整个机场集团涉及区域内,促成核心城市经济向周边或跨区域的地区延伸,组建无形的空中区域经济辐射圈,形成以核心城市为中心的经济都市圈,带动区域内的整体产业协同。

 

八、利用航空产业对外沟通作用

  内蒙、广西、云南等内陆省份,可以利用航空产业相对便捷的沟通优势,以航空纽带发展区域化、国际化深度协作为导向,促进区域内、跨区域以及跨境的经济链接,通过区域化、国际化的产业发展、布局或转移,提升区域内的经济总量与技术含量,实现自身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与升级。

 

伍|加快整合步伐的三个机场集团

 

一、河南机场集团

  河南机场集团地处中原的中心——郑州,2004年成立以来就是中国中原航空交通的重要枢纽。河南机场集团秉承“货运为先,以货带客;国际为先,以外带内;以干为先,公铁集疏”24字发展战略,紧紧围绕构建“两大枢纽”目标,圆满完成了航空客货运输的各项既定目标任务。同时,新郑国际机场是我国首个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航空港区将建设成“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现代航空都市、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

  河南省机场资源目前主要围绕新郑国际机场,重点发展郑州世界级物流中心、新郑航空港区、新郑综合保税区以及郑州临空经济园区等线条展开。省内机场集团的整合工作尚未启动,洛阳邙山机场、南阳姜营机场等其他机场还分属不同单位代管。面对这样的局势,我们可以从长远的角度来审视河南机场集团的整合需要:

  1、应背靠“一带一路”、“中原城市群”、“航空港区”等国家战略与政策,以新郑国际机场为核心,横向打通高铁、城际铁路、地铁、高速公路等交通形式,纵向整合河南省内的支线机场,完善覆盖全省的航空、公路、铁路、水运交通运输网络,巩固与推动郑州建设以新郑国际机场为核心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提升省内货物双向流动的中转和集疏能力,实现物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形成以航空物流发展带动航空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进一步提升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水平,助推河南省内陆开放与产业崛起。

  2、可以通过机场整合,将郑州航空港经济中和实验区的优惠政策或高端产业,通过飞地的形式延伸到整合后的支线机场,发挥航空网络的综合输送与综合带动作用,形成以航空港区为核心的多区域产业联动与集群发展,引领河南省整体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3、可以通过机场资源整合,充分发挥航空港区开放门户功能,扩大新郑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发展和陆空口岸对周边区域的影响与辐射,整合商贸、物流、旅游等资源,向内建设集航空会展、高端商贸、科技研发、航空物流为一体的临港型商展交易区,向外完善营商环境,提升省内差异化发展与产业分工层次,构建互补、互助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二、山东机场控股集团

  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合理布局省内航空建设,加强民用运输机场和通用机场建设,完善机场布局,着力提升航空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快航空经济发展。围绕安全、高效、绿色航空器和航空运输系统两条主线,掌握通航飞机、协同空管、机场运控技术等重点方向前沿核心技术。推动区域机场合理分工,协同发展,提高机场资源整体效率,构建现代民用航空体系。

  山东省内机场具有双核心的特点,济南、青岛两个千万级大型机场分别服务济南、青岛两大都市圈。青岛机场利用地理、资源、口岸等优势,历年年度吞吐量都达到济南机场一倍以上,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山东省内机场集团实体整合。但是省内机场的合理分工、协同发展,构建机场间的联盟关系是山东省机场整合的可行之道:

  1、可以通过行业联盟的形式,与青岛机场形成相对步调一致的发展规划,形成协同、联动的机场运营态势,利用济南、青岛不过360公里的距离提供相互的支撑与合作;通过联合体的方式,布局济南与青岛机场的临空园区、保税区、自贸区的产业引进与产业协作,共同推动两大机场的产业升级与转型,确保两大都市圈经济发展互动互促,并通过推动都市圈的强势崛起,引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2、可以通过定位分工,与青岛机场形成功能发展的差异化、特色化,济南机场利用周边陆路交通发达的优势,发展内陆综合交通枢纽,提升航空网络与地面交通的中转与联系;青岛机场利用靠近胶东湾区与口岸优势,发展航空与海路运输联动,加快机场一体化通关与自贸区建设;通过两大机场的联结,贯通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带动山东省经济全面发展与均衡发展。

  3、山东多个地市都有不俗的内生动力和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民间财富优势、文化优势和创富意识优势,如何激活是山东各界的思考,山东主政者们已经发现山东的资源流动和优化配置是核心,所以山东大力发展金融业就是之前已经存在的优势发生的激活和相乘效应,可以期待的是,山东机场控股集团的打造,会进一步强化这个势头。

 

三、江苏机场集团

  江苏省不但提出要构建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进一步修改完善通用机场布局规划,推动航空产业与空港经济成为带动全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还特别提出由政府牵头,先组建政企合作模式的紧密型机场联盟,充分发挥机场联盟在资源统筹、增强话语权、提高机场管理水平等方面的作用,开展组建省机场集团可行性研究。

  江苏省内机场形式可以用“一家独大”来形容,南京禄口机场一家占据江苏省内机场吞吐量的60%左右,除此之外没有突破千万级的大型机场,航空产业发展与江苏的经济发达省份地位不相匹配。江苏省机场集团整合将是江苏省发展航空产业和空港经济,缩短与邻近省份航空市场份额差距,推动航空产业升级与转型的有效手段:

  1、可以通过机场紧密型联盟或实体整合的方式,以南京禄口机场为核心,打通省内干支线机场的连接,突出南京禄口机场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作用,带动江苏省内其余运输机场的发展与联动,形成“1+N”的区域航空交通布局,加快区域内的航空产业与空港经济的发展与升级。

  2、运用整合后航空交通网络,打破苏南、苏中、苏北的经济藩篱,融汇三大经济板块的产业、资源等优势,以航空产业与消费、旅游、商务、运输等其他产业相互推动,适度的布局带有地域特点、特色的产业结构,以空港经济园区带动周边会展、自贸区、高端制造、高端服务、科创等产业的引进与发展,推动江苏省整体产业布局的优化与结构升级。

  3、江苏下接上海经济圈,把上海的自贸优势引入进来,上接山东经济圈,把山东—东北亚自贸圈优势引入,西连安徽、河南经济圈,是其打造大机场集团的大格局。区区十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小省,可以通过机场集团的高效放大,成为产业大省、联通大省、科创大省、枢纽大省。机场既缔造江苏的区位优势,更将江苏所占有的欧亚大陆桥起点优势、海洋经济优势、交通网优势、科创优势、产业优势、民间财富优势数倍的激活和放大。

 

写给探索者们的话

 

  机场集团对各省的重塑,不仅是在高路网、高铁网、内河航运网等交通形态基础上进行密植效应,更是构筑一种新的时空结构——内地以此化解区位劣势、突出和放大资源优势,沿海以此进行跳代招商和产业跳代升级。

  机场集团不能代替高路,高铁和内河航道的密网效应和疏流功能,但在优秀的交通基础设施之上的机场集团整合的锦上添花效应是其他交通形态不能代替的。机场集团的时空效应,尤其是使得该省对外在空中无缝对接上,是该省国际化得以整体性提升的关键。

  机场集团对于同一个省内的互联互通、与邻近省及与非相邻高互补省之间的互联互通效应是其他任何交通形态不能比拟的。

  我热烈期待川渝滇黔桂湘的机场集团发生区域性大整合,我热烈期待陕甘宁青蒙疆的机场集团发生超级整合,我同样热烈期待东三省的机场集团与渤海湾机场集团之间大整合。最后,我坚信大杭州湾湾区和海西经济区的机场集团的整合会和其港口集团整合而展开。


【全文完】

华彩咨询|定制化集团管理咨询服务

  • 战略规划

    集团战略
    十四五规划修编
    数字化转型
    产业发展规划
    战略执行体系
    战略绩效管理

    MORE>>

  • 治理与管控

    集团管控体系
    党建与公司治理
    外派董监事
    授权体系
    组织与流程体系
    管控模式

    MORE>>

  • 组织与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管控体系
    人力资源规划
    薪酬与绩效考核
    激励体系
    三项制度改革
    企业文化

    MORE>>

  • 风险内控

    合规管理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集团内控体系
    内控制度与流程
    信息化
     

    MORE>>

  • 国资国企改革

    国资监管
    国资布局
    两类公司
    改制与重组
    混合所有制改革
    链长制与产业链

    MORE>>

  • 热点服务

    创世界一流企业
    国资经营评价
    存量资产与有效投资
    资本运作
    培训课程
    华彩商学院

    MORE>>

  • 首页
  • 咨询热线
  • 提交需求